艦艇出訪、環(huán)球航行、亞丁灣護航,隨著中國海軍走向“深藍”,一大批新型遠航食品相繼走上了艦艇官兵的餐桌,在為官兵提供更加可口、更富營養(yǎng)膳食的同時,也在悄悄改變著海軍艦艇部隊的飲食保障模式。
新型食品讓飲食加工告別“煎炒烹炸”
2009年2月,一位海軍首長跟隨潛艇出航,午間在艇上用餐。炊事人員滿頭大汗地忙碌著,油煙味和水蒸氣飄出操作間,在艇內彌漫。這位首長皺起了眉頭,隨即指示隨行人員,要想辦法減少烹調油煙。
這項任務落到了海軍醫(yī)學研究所的特種食品研究專家們的身上。他們根據艦艇兵的營養(yǎng)需求和口味要求,協作攻關,精心研制出了60多種口感好、耐儲存、營養(yǎng)全面、熱量充足、食用方便的常溫軟包裝集體食品和冷凍軟包裝集體食品。其中,常溫軟包裝集體食品的原料經前處理和預加工后裝入鋁箔袋,抽真空后充入適量惰性氣體熱合密封,采用多階段升溫方式滅菌處理,減少了食品處于高溫高壓的時間,明顯降低了食品的風味損失。冷凍軟包裝集體食品是食品原料經預處理加工成菜肴,迅速冷卻后裝入尼龍-聚丙烯復合袋熱合密封,再經-40℃以下溫度速凍2小時,移入-18℃貯藏。相比過去同類食品,這兩種遠航食品無論在口味還是形態(tài)上,更接近新烹飪的菜肴,沒有罐頭味,而且每袋包裝量更大,更加適合潛艇人員出航時集體食用。
2010年9月,海軍某艇在出航期間組織對該型遠航食品進行全程檢驗性試吃,官兵總體評價滿意率達到91%?,F在,潛艇官兵只需將這些食品用開水煮一煮或蒸一蒸,10分鐘后就可吃到冒著熱氣的可口飯菜了。
200多個品種搭配讓飲食不再單調
我海軍艦艇遠航食品的研究工作開始于1962年。剛開始,受技術條件限制,遠航食品研究主要集中于罐頭食品。但潛艇出航,少則三、五天,多則數十天,就算美味佳肴,連吃上個幾十天,也會讓人覺著索然無味,更何況是罐頭?
經過近40年的的努力,海軍遠航食品在品種、口感和貯存時間上,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發(fā)展,有各類新鮮食品、冷凍食品和凍干食品,也有各類軟硬包裝的罐頭食品。2010年9月,在該所科研專家的指導下,某型潛艇首次應用蔬菜保鮮技術,在一個多月的任務結束時各種綠葉菜依然鮮綠如初,損耗率在5%以下,創(chuàng)造了潛艇出航蔬菜保鮮新紀錄。該項技術的突破,不僅保證了潛艇遠航全航程蔬菜供應保障不間斷,極大地滿足了官兵的飲食和心理需求,還為潛艇出航飲食保障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撐,被譽為“龍宮深處的革命”。一些艇員說:“餐餐都有綠色蔬菜吃,遠航也不覺得辛苦了?!?/P>
如今,由海軍醫(yī)學研究所研制的主食類、葷菜類、素菜類、干菜類、水果類、飲糖類6大類200多個品種的遠航食品加上新鮮蔬菜,可供出航官兵自由選擇搭配,極大地豐富和改善著水兵的飲食。 |